「我想邀請貴局的警員來我們博物館欣賞藝術。」
過了幾週,佛利克博物館首次允許配戴槍枝人士進入。
「感知的藝術」課程就此創立,赫爾曼帶領FBI、倫敦警政廳、美國陸海軍、聯邦法警局、醫學院、企業界等研究藝術,透過分析藝術作品訓練觀察力,提升視覺知能,察覺真正重要之事。
當我初次翻閱,看見書內眾多熟悉的古典藝術作品,但是居然是軍警、醫學界學習”觀察力”的範本,感到驚奇與興趣:原來畫可以這樣看?
藝術不是以美感、形式等方向來切入,而是成為可以訓練腦的課題,書中有大量練習與案例,讓你很容易可以理解欲傳達的內容,然而文字深刻有餘韻,讓人可以一再玩味,是讓人激賞不已,值得一再研讀的好書。
作者先指出,大腦才是掌管視覺運作的的中心,因此在觀察認知上一定要知道兩見(件):人都會「視而不見」與「偏見」。
唯有意識到自己看事情時,一定會因為潛意識和各種感知濾鏡而被誤導,才有可能去克服它,進而避免這些「選擇性看見」的失誤。
所謂的感知,指的是:人如何詮釋觀察而來的資訊。
就像是在手機app上有各種可以改變圖像色彩與氛圍的濾鏡功能,人腦的感知濾鏡,會讓不同人在看同一件事情時有不同想法。
「視而不見」
即使看同樣的東西,人們會出現「只看得到自己想看的」,以及「只看到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」(所以賞畫時,作者禁止人們先看畫作標題),甚至「無視於改變」(過分自以為專業者更容易出現)。
會出現這樣原因很大一部分是 : 減輕大腦運作時的負擔;試想收進眼底之物大腦都需要處理與儲存,那麼是多麼辛苦的事情,所以大腦會自動幫忙過濾”看起來不太需要”的事情。結果是我們在觀看時會錯失很多細節。
「偏見」
「我們並非看見事物的原貌,而是看見我們自己的倒影。」
人往往會出現功能固著—習慣以同一視點看事情,因此得到資訊時,一定要學會用各種角度、安排優先順序來處理所見的訊息。科學研究結果顯示,只要對於偏見稍加注意並刻意排除便能克服。
介紹了人的視覺的原理以及如何避免感知濾鏡,甚至積極觀察細節之外,書的後半部則教導如何正確表達。
表達--當你已經可以正確觀察後,接下來就要練習能精準描述訊息。
「任何的發現唯有向外界有效傳達才有其用處,若是投注了大把時間蒐集、分析資料,卻無法正確表達清楚,不只任何人,就連自己也無法從中獲益。」
而表達想要客觀,一定要使用客觀字詞,例如不是說”很多”,而是可以提出數字,不是說”很大”,最好提出測量、估計或比較來的資訊。
對於事件上的表達也是如此,例如:說某人”壞”就是主觀陳述,客觀陳述則是以事件為主: 「剛剛講電話時大吼大叫。」在沒有證據下,不應該使用母親一詞,而是改說「帶著孩子的女人」
<貳>
我剛開始閱讀時,對於作者以欣賞藝術品的方式來訓練觀察力,覺得新鮮有趣,但我馬上能認同與理解 :
實習那年和隔壁桌實習教師玩找碴遊戲 : 在兩張看似相同的圖片中找出差異點,遊戲有很多題,我總是比對方迅速找出來,當時意識到多年的實物素描訓練,竟讓自己擁有更細微的觀察力。
習慣觀察所見之物者,觀察力較敏銳,所以視覺藝術創作者可能會比較吃香,當然,本書的出現就是讓人不用特別學繪畫,只要透過觀察藝術品的訓練,也能讓自己擁有卓越的觀察力。
書中所提到的觀察力,不只這麼淺薄的層次。
除了鉅細靡遺的把觀察時要注意的各種情況解說分析之外,連如何正確表達都書寫得很深入;的確是啊!精準的觀察只算做到一半,輸入跟輸出都同樣重要,但我們往往比較容易忽視輸出的部分。
本書令我最激賞的,是從可見之物著手,談到非物像的各種事件應用。
因為卓越的觀察力,所以可以協助聯邦調查局探員如柯南般收集到有利證據,這很好聯想,但是本書所介紹的感知與溝通技術,不只使用在物件,甚至是使用在生活中各種事件。
一位業務員使用作者提出對抗不注意視盲的一套步驟之範例:
COBRA(眼鏡蛇)
1.
Camouflaged:找出保護色之外的事物—研究如何讓客戶解除已和對手簽下的合約,跟自己合作。
2.
One:每次只專注一項事務—關掉手機與電腦使自己不分心
3.
Break:休息--過了20分鐘毫無斬獲,他起身走向休息室吃了片蛋糕。
4.
Realign:調整預期(放下偏見)—或許要客戶解除合約的預期不正確,換個角度思考,也許可以讓客戶既不和對手解約,又能同時跟自己公司合作?
5.
Ask:請求支援—他打電話請教律師朋友「有無可能客戶維持現階段合約,同時跟我們合作?」律師答: 「沒問題,只要找出合約中最低金額限制就可以。」
就像這樣,提升視覺智能不只是看有形之物,也教人洞察各種事情。
<參>
注意微小事物,採取行動,也能改變他人生命。
最後分享書中提到的一個小故事,雖然不是本書核心主軸,但這故事讓身為學習藝術創作的我非常感動:
摩洛達普維達(Morro da Providencia)是里約熱內盧歷史最久的貧民窟,因為貧窮不勘和暴力犯罪,其居民幾乎是被遺棄的一群,連救護車都不會往返此地。
2008年,11位士兵追捕來自摩洛達普維達的5位年輕人,其中2位逃跑,剩下年齡17、19和23歲的年輕人被囚於軍營,據說後來被”賣”到附近的貧民窟,最後屍首不全地在垃圾堆被發現。
儘管如此,里約市對此件事仍一無所知,貧民區居民希望伸張正義,展開一個小型暴動希望引起市政府注意,但世界仍沒有看他們一眼。
直到有一天早上醒來,城市不想注意的山區上,突然多了許多眼睛瞪著他們。在破舊房牆上貼了許多放大的人眼近照,是誰的眼睛?想說什麼?如何有這些圖像?大家心中忍不住有許多問號。
原來一位藝術家在得知這件事情之後,飛往里約,進入這個大家都不敢進入的小鎮,希望可以幫一點忙。他逢人就介紹自己,待了一個月,為女性拍攝寫實近照印在防水塑膠布上,向示範居民如何將巨大的肖像掛起後便離開,將媒體燈光留給在地居民。
這位藝術家是JR,透過名為<女性是英雄>的創作計畫改變了貧民窟外的世界: 「媒體終於不再是報導貧民窟的非法交易及暴力,而是能傾聽這些人的心聲。」這些照片也改變了居民看待自己的觀點,甚至改變政府的決策:與案子牽連的巴西警官受到逮捕,3名受害者也能於世界各大媒體報導中留下足跡。
這個故事講的是觀點,當人們因為觀點改變,對於週遭環境困頓的看法也有所不同。
但我對於藝術家關懷社會議題的心,敢於行動的勇氣,強而有力的作品呈現,精準打亮弱勢小鎮的手腕,感到非常敬佩。
在充滿為創作而創作、到處譁眾取寵的當代藝術作品中,這個藝術計畫讓我重新看見藝術的力量與美好,也讓我對藝術有了新的感動與觀點,這真的很棒,果然學習新的觀點很重要呢!
👉延伸閱讀:
<添點知識>長者暖身遊戲設計-傳紙杯
十多年前就出現的斜槓青年-<其實,我這麼努力>讀後心得
圖片來源網址:
https://www.newyorker.com/magazine/2011/11/28/in-the-picture-raffi-khatchadourian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