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閱讀了一則文章,標題是--
<英國的照護核心:快樂和有尊嚴的活著>,來自於銀享全球2018英國參訪的團員心得
(原文連結:英國的照護核心:快樂和有尊嚴的活著)
「英國文化底蘊和邏輯思考超出想像,任何活動以讓長者享受過程為前提。
服務單位會諮詢參與者的想望,強調內心的探索,而不是只有專家或工作團隊的設計,或是著重成果。
以藝術中心Meet Me at Albany的合唱團為例,我們看到長者開心的參與活動之外,也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內心的滿足。」
「活動不是社工或其他工作員自己帶領,而是和專業的藝術家合作。
沒有事先規劃課程,讓專業進來後,先和長者開放性的摸索與探討,再找出適合的學習和表現方式,這是很人性化的思維。」
BBBBBBBBBBut.......
英國使用這個邏輯來規劃長者的活動方式,是很人性化沒錯,但我覺得那是在整個文化氛圍成長的長者可以這樣操作:
第一,因為"討論"這個動作是他們從學生時代就習慣的模式;
第二,他們成長中被培養的文化藝術涵養比較豐富,所以可以有很多廣泛的想法。
但是台灣想學習這個概念,還有一段路要走:
第一,台灣的教育養成讓人們對於討論、探討這個動作很缺乏,所以除非是少數長者,太開放式的問題,長輩們不一定知道如何接招。
第二,長輩們就算有想法,但過去接觸到藝術資訊沒那麼豐富,很可能只有一些僵化或錯誤的認知,會限制他們提出的答案(但其實還有無限可能),也就侷限了活動。
並不是說不可能或不能行,而是帶領者真的要很強才行,而且如果真的要這樣進行,還是需要視長輩狀況做許多調整才行。
怎麼說呢?藝術、創意這種東西,不像東西好不好吃、好不好用、用起來舒不舒服、方不方便,長輩馬上有實際的感覺可以回饋,但是藝術創意的東西卻是需要引導與發酵。
不過,主辦單位能規畫這種國外參訪真的很用心啊!而且實際上看到的跟有限文字敘述的未必能一樣,其實我也只能就文字上描述來理解,若能實際見習真的很不錯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