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五, 12月 14, 2018

<躍遷>教給我的



前一陣子看完<躍遷>,覺得很感動,還特別寫下筆記,並磨刀霍霍實踐去。

我特別欣賞作者的一個觀點~分享;
一是分享自己知識的源頭,二是分享自己整理的知識結晶。

一般人很容易陷入害怕分享的想法,怕別人知道的和自己一樣多就糟了,但優秀的人善於彼此分享,現在社會是越善於合作分享越能進步,而不是「只有我知道」的封閉心態。

分享自己知識的源頭

在附錄一提到,一般知識工作者會有死掐知識源頭的通病。

其實我們人自己能想通的概念一輩子也不會超過十個,大部分是學習與整合,但是人都希望自己著書立作時的內容看起來都是自己琢磨出來的;作者舉例:他提出「職業生涯三葉草」模型,接下來幾年,在各種不同場合看見「職業三葉草」、「人生螺旋槳」、「生涯三要素」

其實,一個好的來自源頭的概念應該被分享,另外,分享源頭也真正能體現出你做為二次創作的價值。
這會讓你把注意力放到自己應該努力的環節,而不是小心翼翼地掖著藏著。

作者本人也帶頭示範,把他書中的知識源頭,也就是概念來源的參考書籍附註在書後;我還真是第一次在非學術型的書籍中看到,但這真的是對知識智慧財的一種尊重啊!

分享自己整理的知識結晶,樂見梅迪奇效應

第三章提到「連線學習」,其中鼓勵大家分享自己整理出來的知識IPO(意指把知識整合產品化的個人商業模式),但許多人都會遇到過不去的關卡:
害怕分享~自己好不容易想明白的事,怎麼能一下子告訴你?

事實上,最好的檢驗的輸入的方式就是輸出,而檢驗輸出的最好方式,就是實際解決一個問題。幫別人解決問題,看似是他人「白白」獲益,但是自己也重新打磨了思想,修正了很多錯誤,自己的收益更大。

第三章所提到的連線學習,還有連線寫作、思想夜宴、甚至是梅迪奇效應,都是提倡知識交流的好處。優秀的大腦們彼此激盪,幫助別人也幫助自己,合作是這時代的最佳策略而非單線競爭。

介紹到這裡,就不得不提,其實我許久之前一直想要組一個類似讀書會的聚會,不一定要像傳統讀書會那麼嚴肅或拘謹,大家可以分享閱讀心得、自己學習到哪些概念(現代學習的產生也不一定是在書中),這些概念對自己的工作或生活如何實際產生影響?以及自己在工作上體悟出來的想法,也都可以在聚會中分享。


這麼做的目的,是自己感覺得自己學習到一定程度後,會開始感覺自己學習的界線,真的會覺得需要和優秀的大腦們連線,不只是自我學習,就算是在外面繳學費也是一樣,很多時候的"學習",容易處於一種直線單行道,但其實更能夠展現深度的是處在一種"互相激盪"的過程,因此很渴望能夠尋找到對於成長、學習有興趣有衝勁的同好們。

如果閱讀到這裡,也感受到自己追求成長的渴望的話,歡迎留言預約報名屬於我們的"思想夜宴"喔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